理论文章:关于推进“宁青驿站”建设,服务大学生就业的实践与思考 |
||||
|
||||
关于推进“宁青驿站”建设 服务大学生就业的实践与思考 区人大社会委 青年是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城市人才竞争压力的增强,全国从一线、准一线到二三线城市,都掀起了“人才争夺战”。建邺作为南京市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全区17~40岁年轻人占比38.33%,每年净增近2万“年轻人+新居民”,且由于主导产业为金融、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流入的多为“高学历+高净值”的年轻人。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留学归国青年、青年技能工匠等优秀人才选择留在建邺工作、生活,全区青年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生力军。如何解决青年人才求职就业过程中过渡性住房需求,让青年在城市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团市委指导下,建邺团区委全面调研,抓住过渡性租房这一青年需求的小切口,创新性推出了“宁青驿站”项目,选址青年集聚的园区附近建设青年人才驿站,为来南京求职、入职的青年大学生提供最长14天的免费过渡性住宿服务。本文将从建邺区推进“宁青驿站”建设的背景出发,探讨其在通过缓解住房难问题,大力服务大学生就业等方面的实践成效与未来思考。 一、缓解青年住房难问题的“宁青驿站”实践 驿站建设启动后,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宁青驿站”建设工作。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在常委会、常务会上要求“要从青年特点出发,关注青年需求,精准做好服务工作”“为青年居住、就业、创业、学习、休闲创造更优环境”。区委副书记亲自挂帅,担任区青年发展型县域建设省级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牵头召开工作部署会专项布置青年人才驿站工作。区委区政府的高位支持推动,为做好青年人才驿站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驿站打造过程中,团区委积极推动多方力量各司其职、同心聚力,共同推进“宁青驿站”建设。 一是积极争取多方合力。推动“宁青驿站”建邺青年人才驿站项目纳入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并经第十九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票决为2024年度人大监督的10项民生实事之中。同时与组织部、发改委等8部门共同印发《“宁青驿站”建邺青年人才驿站建设实施方案》(团建委联〔2023〕1号),构建制度保障体系,各部门各司其职,就人才政策推介、就业服务、活动宣传推广、保障性租赁住房认定等方面共同推进“宁青驿站”建设。 二是面向国有企业筹措资源。先后与市河西集团、东南集团打造四家“宁青驿站”,提供房源200余间,动员河西集团为入住青年免费提供洗漱套包、园区接驳车、简历打印等多项暖心服务,并积极回应青年诉求,腾挪出紫金和寓二楼办公用房打造成24小时自习室、出新户外篮球场,更新床品四件套提供给入住青年使用。 三是从社会各界寻找帮手。通过青联委员、青商会会员为驿站项目募集公益资金,支持入住青年产生的水电、保洁等费用,发动区青志协派遣青年志愿者参与驿站前台的入住办理工作。 驿站建成后,团区委全周期服务青年需求,构筑青年留宁“磁力场”。由团区委班子成员牵头,将科室成员、人社局业务骨干、驿站管家、青年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整合起来,设立“安、居、乐、业”4个服务专员团队,分别从入住申请、服务保障、活动举办、就业促进等方面给入住青年提供全方位、全周期暖心服务。为入住青年提供各项政策咨询、活动资讯和政策解答,让青年安居乐业有保障;青年入住即可添加驿站管家微信,实现“一对一”生活服务,第一时间指引周边的便利店、超市等场所,让青年便利生活有依托;同时,开辟驿站问题反映渠道热线,实现对青年诉求的及时回应“一条龙”办理,让青年排忧解难有渠道,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用“服务保障快”赢得“青年才俊心”。 二、驿站在服务大学生就业方面的针对性实践 建邺团区委把驿站工作作为缓解青年住房难问题、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实践载体,通过驿站为求职青年提供免费过渡性住宿,降低他们找工作时的生活成本,同时依托“宁青驿站”建设,打造多个就业服务品牌项目,全方位满足青年就业创业指导、政策信息推介、培训交流、社会融入等需求,把驿站建设为青年的“求职交友圈”、企业的“招贤纳新圈”。 一是推出“驿企找工作”专场招聘活动。团区委联合团市委、区人社局、河西集团紫金商管公司,共同邀请区内优质企业带着岗位走进驿站,定期开展专场招聘活动,增加入住青年就业机会,实现“足不出户,工作上门”。 二是成立驿站就业指导中心。由专业就业指导老师组建就“邺”帮帮团,线上线下双线并进,为入住大学生提供简历指导、岗位推荐、模拟面试、政策解答等服务,获得入住学生的广泛好评,今年已开展32场次。 三是打造驿站“十个一”服务项目。为入住青年提供包括一次名企访学、一次项目路演、一次园区参观体验、一次专属金融服务、一次公益活动和一次交友联谊的定制服务。设计“园区青春体验官”高新区路线,带领大学生走进韶华工坊、咪咕、原力动画等建邺名企,提升留邺吸引力。组织入住青年参与文娱活动,举办“驿站龙虾节”“驿站烧烤节”等活动,免费发放江苏大剧院、保利大剧院的文艺演出票,让青年感受建邺的城市魅力。 四是加强企业联系合作。走访辖区内重点企业,对接企业员工的过渡性住宿需求,帮助小米30余名外地新入职员工、华泰75名新招聘人员等集体申请入住宁青驿站,促成华泰与驿站签订了员工长租合作协议,实现驿站、企业和青年员工的多赢局面。 五是完善就业微服务。一方面对接驿站开通了两辆到建邺高新区的免费接驳车,另一方面积极发动中北公司、T3出行增加驿站周边出租车、网约车派车量,给入住青年提供出行优惠券,为青年在建邺求职提供多种便利。 作为“宁青驿站”首批试点区县,建邺区已陆续打造4家驿站,为7652人次大学生提供了4.6万天免费过渡性服务,“宁青驿站”也从建邺起步逐步走向全市、全省。建邺青年人才驿站先后接待了国家发改委、团中央、团省委、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领导视察调研,以及包括宁夏、新疆、长沙、南宁等其他省市兄弟单位参观学习,相关做法被光明日报、新华社、人民网等国家级媒体报道。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南京作为一座现代化都市对青年人才的深切关怀,更是城市破解青年住房难问题,助力招才引智、留才用才、服务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实践。 三、下一步工作思考 建邺团区委将在团省、市委的指导和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在区人大的监督下,继续拓展青年人才驿站项目的宣传推广,进一步扩大驿站服务的覆盖广度、提升就业服务的精度和深度,打通青年就业的最后一公里,让来宁求职的青年大学生,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怀,真正实现安居乐“邺”,到此莫愁。 一是持续拓展驿站房源,打造差异化特色驿站。与市河西集团、东南集团合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与区人才集团等其他国有企业、地产集团合作,进一步扩大房源供给。同时,依托驿站进一步优化配套设施,不断丰富驿站的活动,打造具有建邺产业特色的“宁青驿站”。 二是加强对入住青年的联系和凝聚,做好出站追踪。在驿站定期举办文娱活动,通过联系周边社区共同组建青年社群等方式,增进青年间的互动与交流,依托当代青年的爱好,打造青年友好社团。依托就“邺”帮帮团对为住青年提供更加实用、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继续推进“驿企”系列找工作项目,联合专业机构和重点企业,送企业送岗位上门,同时通过调查问卷,了解青年人的就业需求和反馈,依托团市委和人社部门信息,持续跟进青年离站后的生活就业情况,做好延伸服务。 三是扩大驿站的宣传推广,把政策送到青年身边耳边。深入一线开展线下宣传活动,结合联青服务站活动,深入园区企业宣传“宁青驿站”。借助小红书、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和智联招聘、Boss直聘等求职平台面向在宁高校及安徽、山东等周边省份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加大宣传力度,精准推送驿站服务信息。发布建邺区首批青年发展型社区、街区、企业及友好单位、场馆、路线名单和青年发展地图,向青年全方位展示宁青驿站等青年活动阵地,扩大驿站影响力。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