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陈维亚:用心呵护“幼苗”,用爱传递温暖 |
||||
|
||||
简介: 陈维亚,江苏德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建邺区第十八届、十九届人大代表。履职期间提出“开设婴幼儿爱心看护点,解决双职工家庭需求”“鼓励生育的政策和措施”等建议并推动落实。 座右铭: 人民为大,履职为民。执着追求,甘于奉献。——陈维亚 履职故事: 走进南京爱因德美幼儿园,目之所及皆是小朋友成长的轨迹,操场上尽情嬉戏的笑脸,教室外墙壁上的奇思妙想……一点一滴皆用心,一墙一景皆教育。这一切,都离不开陈维亚的良苦用心。 陈维亚是教育工作者,她总是面带微笑,宛如春风拂面,给人以亲切和舒适之感。她也是人大代表,时刻不忘自己的职责,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在她心中,不仅有教育事业,也有群众利益。 为群众发声 “幼有所托”解锁家长带娃难题 随着我国三胎政策全面放开,国家鼓励合法的夫妻享有生育三胎的权利。多年奋斗在教育的第一线,陈维亚总能听见家长的吐槽声,“我们家长工作很忙、压力很大,很少有时间能够顾及孩子。”“我们孩子平常除了在幼儿园,就只有他的爷爷奶奶带一带。”…… 如何出台相关配套支持措施,让政策落地,切实解决育龄夫妻生育的后顾之忧?这是陈维亚一直以来所思考的问题。经过深入走访调研,陈维亚认为,为育龄夫妻提供婴幼儿照护服务,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目前,虽然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3-6岁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满足了城乡3-6岁幼儿入托的需求。而0-3岁婴幼儿托管服务尚在发展中,‘婴幼儿托管服务’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双职工家庭的需求。”陈维亚说道。为此,她提出了“开设婴幼儿爱心看护点,解决双职工家庭需求”的建议。陈维亚的建议一经提出便很快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答复,并迅速推动落实。 2022年5月建成南京市第一家面向产业园区的公建公办托育园;2023年加快构建“1+N”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全面推进“一区一街一普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建邺区托育服务医教研合作基地”;深化医育融合发展,探索三级医育结合模式……近年来,建邺区托育服务工作飞速发展,“建功立邺,带娃莫愁”的建邺模式已成为全市托育服务的一张亮丽名片。 如今,每当走进这些托育中心,陈维亚都会感到无比自豪。“看到自己提出的建议能够带动全区托育工作的发展,帮助那些有托育需求的人,我很开心。” 为群众解困 点点滴滴显真情暖人心 “感谢陈代表的帮助,看到孩子在园里玩得开心、睡得安心,我们也很放心。”今年8月,家住南京爱因德美幼儿园周边小区的杨先生找到幼儿园园长寻求帮助。原来,杨先生和他的爱人因工作繁忙无法照顾当时仅17月大的孩子,家里的老人也都在外地,情急之下便向幼儿园求助。 起初,因考虑孩子年龄较小的缘故,园长婉拒了杨先生,但陈维亚了解后,第一时间联系杨先生,决定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孩子入园后,陈维亚安排了老师“一对一”照料,时刻照顾孩子的“衣食起居”,如今,杨先生的孩子已经来到幼儿园3个多月了。陈维亚坦言:“这是我们幼儿园第一次接收年龄这么小的孩子,一些挑战和困难是可以预见的,但了解到杨先生的难处后,我身为教育工作者和人大代表,理应帮助他。” 陈维亚的善举不止于此。每年春节、中秋节等节日,陈维亚都会走访选区的困难家庭,为他们送上米、面、粮、油等慰问品,倾听他们诉求。今年以来,陈维亚已走访困难家庭30余户,送出“爱心礼包”30余份。 此外,每年夏天,陈维亚组织工作人员在幼儿园门口搭建“清凉小屋”,为路过的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员等户外工作者等送上绿豆汤,为他们对城市的付出表示感谢。 陈维亚表示,这是她作为人大代表履职的第五个年头,在她看来,“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重要的是一种使命和责任。未来,她将始终如一,将自己的本职工作与人大代表履职充分结合起来,积极为群众建言献策,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我眼中的人大代表: 南京爱因德美幼儿园园长 杨兴敏: 陈维亚代表在我们的眼里是一位非常成功且有独特人格魅力的女性,她的思维方式和决策力有着男性的果敢,同时身上绽放着女性力量,真是又美又飒。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人大代表履职的道路上,她都尽职尽责,用心用情用力地去做,给予我们榜样的力量。工作之余,她还积极参与公益,为弱势群体发声,她的事迹和经历也鼓励着我们一起向前进。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