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冀晓健:“智慧之光”照亮“大民生” |
||||
|
||||
简介: 冀晓健,建邺区第十九届人大代表,南京市照明集团江苏未来城市总工。履职期间提出“推进建邺区智慧社区建设”“加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和维护”等建议并积极推动落实。 座右铭: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冀晓健 履职故事: 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冀晓健漫步在莫愁湖畔,远望着一盏盏路灯照亮城市天际,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她,作为一名深耕城市照明行业近20年的从业者,负责了全市多项重大夜景照明工程,助力城市照明系统智慧化、数字化转型;作为一名区人大代表,她走进基层倾听民意,在深入联系群众中推动解决民生所需所难所盼,化作一盏“灯”,照亮了群众的“心房”。 走基层、显担当 为建设智慧社区汇智聚力 新型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推进行业数字化转型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近年来,南京市照明集团全域推进多元场景建设,进一步赋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冀晓健紧盯时代风口,在数字化的浪潮中,不断拓展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素质,推进南京“智慧路灯杆”建设,与城管部门合作智慧化整治“门前三包”,助力交通部门快速化、智能化发现南站地区“黑车”车辆,有效打击南站地区非法营运行为,让旅客出行更加安心。 在城市智慧照明领域的实践也让冀晓健对人大履职有了更多的思考。她所在的选区是莫愁湖街道长虹路社区,辖区多为老旧小区,困难人群、老年人口多,基层治理面临兜底保障压力大、基础设施老化、服务资源缺乏等诸多挑战。 “我深知走进基层、走进群众是代表履职的重要方式,我在和居民、社区网格员的交流中,了解到基层治理的痛难点。”冀晓健在调研走访中发现,社区独居老人等重点群体较多,民生需求大,单靠网格员力量难以照护周全。如何为独居老人们提供一个安全保障,解决儿女不在身边的后顾之忧?冀晓健提出“关于推进建邺区智慧社区建设的建议”,建议建设一批智慧化小区示范区,用智慧化平台高效、精准地为老人安全保驾护航。 建议提交后,得到区房管局、长虹路社区积极响应和支持。以“智慧社区”为着力点,长虹路社区在空巢、独居、特困老人家门口安装智能摄像头,方便社区及时了解掌握老人身体、生活方面安全状况;在小区出入口增设监控摄像头、楼栋间安装AI“高空探头”,织密安全监管“一张网”。 “智慧社区也是智慧城市建设重要的一环,后续希望可以借助自己的力量,让智慧床垫等更多新型科技产品走进居民家中,为居民提供精细化、智慧化程度更高的基层治理服务。”冀晓健说。 解民忧、知民意 助力老旧小区“焕新颜” 冀晓健在拓园路小区调研时发现,小区路灯普遍存在使用年限较长、用电耗能较高、光学设计专业性欠缺等问题,路段照明效果不能满足道路交通安全通行需求。结合自身城市照明工作优势,冀晓健主动提出自费将小区内原来的钠灯改为LED灯具,改造后提升照明效果,方便群众出行。针对云河湾小区供水问题,她积极协调房管部门制定解决方案,加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和维护。 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要以“新”换“心”,才能赢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确保改造任务顺利实施。冀晓健主动参与基础设施改造和维护全过程,走访住户,监督项目推进,切实把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打造成为安全工程、放心工程、暖心工程。现如今莫愁湖街道多个老旧小区已焕然一新,绘就了一幅宜居宜养的城市新画卷,切实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曾经失去“光彩”的老旧小区,有了人大代表架起连心桥,正不断焕发新活力。 在冀晓健眼中,这是一场履职与发展的“双向奔赴”。工作中,她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推动者、创新者。履职路上,她始终走好为民发声、建言献策的每一步。就像一盏盏城市灯火,冀晓健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暖民心、照前行。 我眼中的人大代表: 南京市照明集团江北未来城市副总经理 范红梅: 冀晓健总是跟我们说,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因此人大履职期间喜欢走到居民身边了解他们的所期所盼。因为我住在建邺的缘故,冀晓健经常询问我在这里生活居住的感受,以便摸清我们最关心、最关注、最急切期盼解决的问题,再通过走访调研,对问题进行全面剖析梳理,最终形成代表建议。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