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要闻
【代表工作】探索开展“五进”活动 拓宽联系群众渠道

日期:2020-06-09 浏览次数: 字体:[ ] 视力保护色:

来源:人民与权力杂志 

作者:杨春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两个机关”的定位,其中“代表机关”进一步明确了以代表联系群众为基础的代表工作是新时代各级人大常委会的工作重心。2019年以来,南京市建邺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开展了以“进选区、进家室、进平台、进窗口、进热线”为主要内容的“五进”活动,进一步拓展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渠道,努力发挥代表在掌握民情、倾听民声、反映民意、谋求发展方面的推动作用。

开启代表联系群众的建邺模式

省委出台《关于完善全省各级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后,区人大常委会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了集体调研,走访了街道人大工委、常委会委员和部分区人大代表,对“五进”活动组织模式、活动内容、实施路径等进行了探索,出台了《关于开展区人大代表“五进”活动的实施意见》,经过一年来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代表联系群众的建邺模式。

进选区,听取意见面对面。作为代表工作的规定动作,进选区是代表们非常熟悉的履职平台,“五进”活动开展后,常委会进一步落实好代表回选区向选民报告履职情况和接待选民“两项制度”,加强代表与原选区选民和群众的联系,每位代表相对固定联系选民3人以上,引导代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一年来,共有357人次进选区向选民报告履职情况和接待选民,闭会期间代表建议也从往年的个位数上升到2019年的23件。

进家室,开展活动全方位。“代表之家”“代表工作室”是建邺区人大近年来打造的代表联系群众的重要载体,在本次“五进”活动中,常委会将“一家一室”的规范化建设和有效运转作为重点,此外,还在四大功能园区设立“园区代表工作室”。一年来共组织人大代表参加“双定”视察24次,提出意见建议175条,开展对街道以及部门的预算审查监督37次,组织人大代表听取街道报告生态环境状况6次,参加社区座谈会、报告评议等活动318人次。

进平台,线上线下零距离。开发建设了“区人大代表履职网络平台”,代表获取信息资讯、参与议题讨论、提交意见建议、跟踪办理进程等实现一键到位。建邺区委打造的“五微”党建平台是“党建+互联网+民生”的创新实践,区人大常委会及时组织人大代表在“五微”党建平台亮明代表身份,通过进入微平台、参与微行动、做些微实事、认领微心愿、点亮微星光,既可与选区选民互动,为社区群众办实事,又能够从“民生金点子”等专栏中了解选民群众对民生实事项目的期盼,为提出代表建议意见提供依据。

进窗口,打通最后一公里。在区行政审批大厅创新设立“人大代表接待窗口”,固定每周三下午,安排代表定点接待群众、听取对政府服务的意见建议和愿望诉求,从去年5月份启动以来,采取市区两级人大代表结合、6个街道以月为单位轮流的方式开展接待活动,目前已经进行到第二轮。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已经成为代表直面群众、倾听民声、汇聚民智的重要平台,为代表联系人民群众、依法履行代表职务提供了一条现实途径。

进热线,深度运用大数据。区12345政务热线受理的工单,大多是群众反映的物业管理、消费维权、停车管理等民生事项,常委会将定向定点视察等代表活动与12345热线进行了有效衔接,每年每位代表至少两次进入“12345”热线,充分运用大数据共享机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代表们提好建议提供数据支撑。代表进热线以来,区人大常委会已组织6批次代表进入12345热线,从中提取有价值的检查线索56条,并在双定视察阶段性调研报告中提出意见建议41条。

“五进”活动开展的现实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要求。”换届以来,区人大代表的结构和年龄更趋合理,人大代表的广泛性和专业性为代表联系群众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五进”活动的开展,为保障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主动掌握社情民意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同时为区人大进一步做好代表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思考。

为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提供履职载体。代表联系群众是代表履行职务的内在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每一名人大代表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代表与群众的联系需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代表创造联系的载体。“五进”活动的开展,为代表联系群众从制度上进行了细化,从时间上进行了要求,从载体上进行了规范,从内容上进行了丰富,代表在常委会和人大街道工委的组织下,规定动作有计划,自选动作有创新,实现了从要我联系到我要联系的转变,从被动联系到主动联系的转变,从有事联系到经常联系的转变。通过进选区、进家室、进平台、进窗口、进热线,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意识得到增强,人大代表真正走进了群众生活,根植于人民中间,为更好地代表群众意志、反映群众意愿、解决群众困难提供了履职支撑。

为人大代表深度融入人大工作提供重要平台。代表们通过“五进”活动,首先是可以向人民群众宣传宪法和法律法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听取群众对区人大常委会、“一府一委两院”等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行使职权及主要工作情况的建议、批评、意见,了解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其次是能够全方位地参与到常委会的视察调研、执法检查、预算监督、评议测评等年度各项具体工作中去,从人大代表的视野为常委会更好地聚民心、汇民智、传民声提供新的渠道。第三是常委会通过组织代表开展“五进”活动,引导代表发现带有全区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了解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从海量的信息中提炼出顺民心、合民意,操作性和可行性强的高质量的建议,再通过建议的办理,做到提出一个建议,解决一类问题。

为人大代表广泛参与社会治理提供现实路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和民意机关、代表机关,人大以民主的形式代表基层群众依法行使职权,实现对社会的治理,同时作为制度化参与载体,为基层群众提供了利益表达平台,实现了政府与社会间的利益整合和协调。基层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人大代表的履职基础也在基层,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人大代表既是实践者,又是推动者,具有显著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五进”活动的开展,让代表工作的重心下沉到基层社区,切实发挥了代表在了解群众利益诉求、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做好群众工作、参与社会治理方面的积极作用。

“五进”活动开展一年来,常委会共组织市区两级人大代表3224人次开展“五进”活动498次,逐步探索出一条新时期加强代表和群众联系的建邺路径,得到了上级人大和人民群众的肯定。在看到积极作用的同时,区人大也深感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比如联系群众的成果转化问题和代表作用发挥不均衡问题。去年底,省人大印发了《关于加强和规范基层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为加强代表与群众联系、服务代表依法履职、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建邺区人大常委会将在省市人大的关心指导下,继续探索和深化人大代表“进选区、进家室、进平台、进窗口、进热线”活动,为将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为推动建邺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加快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分享到:
0

最新文章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