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大江心洲街道代表组第四次“双定”视察生态科技岛全岛规划和项目推进情况 |
||||
|
||||
3月29日下午,区人大江心洲街道工委和区人大财经委围绕“生态科技岛全岛规划和项目推进”,第四次组织代表开展2017—2018年度定向定点视察和检察活动,区人大代表、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迅,市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申卫参加视察。活动分实地视察和座谈交流两个环节。 在实地视察环节,代表们先后视察了江心洲大江侧江堤、2号和3号泵站、江岛智立方产业园4个项目的建设推进情况。 经现场工作人员介绍: 大江侧江堤工程建设情况:环岛加固洲堤长22.439km,其中夹江侧长11.431km,大江侧长11.008km。目前夹江侧除局部段落外已全部建成;大江侧11km江堤中段已全部完工,南北段江堤护坡可施工段全部完成,大江侧江堤工程今年将基本完工,正加快实施景观工程。 泵站建设情况:经市水利规划设计院规划,江心洲排涝流量共为60个流量,规划泵站为4座。考虑到夹江侧为水源地,泵站均布置在大江侧。从洲尾到洲头依次为1号、2号、3号、4号泵站。目前,2号泵站涵洞已全部完成、出水口也基本结束,正着手进行泵室底板浇筑。3号泵站涵洞、泵室、管理房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完成,水泵、清污机设备已安装就位,大堤土方已恢复到高程8.0米。因机电设备不能到位,强电尚未建设,部分河道尚未开通,只有3号泵站2018年汛期具备使用条件。 江岛智立方产业园建设情况:江岛智立方产业园位于生态科技岛核心区,由8栋五角形的低密度独栋办公楼组成,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项目获得MIPIM Asia亚洲最佳中国未来建筑奖,低碳环保,达到绿建二星标准。项目周边商业配套丰富,毗邻江岛新天地商业、仁恒国际广场商业综合体。产业园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旨在打造人工智能行业生态圈,汇集行业龙头企业、优质初创企业、产业创投基金、高校研究机构、行业协会、配套服务产业等,形成产业发展集群。目前,BC地块8幢办公楼已封顶,示范区(B2栋)进行幕墙安装。今年计划完成投资4亿元。 随后的座谈交流环节在生态科技岛科创中心进行,会议由江心洲街道人大工委主任谢玉强主持。代表组听取了科技岛办常务副主任生京宁、副主任熊慧勤和产业发展部科长董兵关于全岛规划和项目推进情况的汇报,重点对生态科技岛产业招商情况有了深入了解。针对视察和平时掌握的情况,代表们纷纷建言。 仲为坤代表:大江侧紫光田园、凤凰台两处工企单位影响了大江侧江堤工程建设,建议加大拆迁谈判力度。 魏宁代表:近一年来江心洲发展变化特别大,今天的视察深有体会。建议泵站在建设过程中与周边景观相融合,既有水利功能,又是一道风景。 姜国忠代表:住宅、市政、产业等项目推进的阻力在拆迁上,建议加大力度加快扫尾推进;产业项目竞争关键在政策,在政策的争取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杨世琴代表:洲上群众最关心的是安置房建设,社区在近期发放拆迁过渡费时,收到了很多这方面的反映,普遍希望二期安置房能够按期交付,三期、四期安置房能够尽快开工建设,建议科技岛办强化工程项目推进。 谢玉强代表:总体上有三点感受,即变化多发展快,合作好共发力,重改进抓落实。建议下一步:一是切实有效推进安置房建设;二是切实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建设;三是切实加快产业建设和招商;四是切实加快拆迁扫尾工作;五是切实探索解决非建设区农民进保问题。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申卫:通过本次视察和听取汇报,看到了生态科技岛主体业态基本形成,发展优势业已显现。建议:一是围绕区人大确定的10余项目标任务,加强国际化建设和产业培育;二是高度关注商业配套建设,提升生态和生活环境的成熟度;三是针对当前制约发展的因素,要有更实的举措、更宽的路径、更强的担当去解决;四是从生态科技岛定位出发,强化与河西建邺产业政策的衔接,制定适合江心洲的产业政策;五是人大代表要加强观察和思考,坚持作用发挥,强内功履好职。 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迅:通过双定活动,感到科技之岛的科技含量越来越显现。建议:一是巩固先天优势,发挥后发优势,打造成为全区国际化建设的领头羊;二是加快全岛建设进度,回应社会对于中新合作的期望;三是交通的不便势必制约未来的发展,要针对未来产业和居住人口的增长,做好与河西路网的沟通,尽快缓解交通压力;四是坚持安全稳定这一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