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大江心洲街道代表组视察调研江心洲环保工作 |
||||
|
||||
生态科技岛项目开发建设,生态环境是基础。为推动全岛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提升人大参政议政和监督成效,近日,江心洲街道人大工委组织部分区人大代表对岛内环境保护工作开展专项视察调研,了解第一手情况。 代表们先后实地视察了南京长江第五大桥项目工地扬尘管控、洲岛家园安置房小区垃圾分类、北部跃进段河道清理整治等三处现场。 ——在南京长江第五大桥展示馆,代表们通过参观沙盘、模型、图片、视频和实物,了解了南京跨江路网规划、桥隧构造、新材料应用、建筑特色等方面情况。作为岛内首批“智慧工地”建设单位,工地引入了多台环保智能化设备。在工地现场,一台工地扬尘监测仪正在运行,LED显示屏上显示出实时PM2.5浓度和施工噪声。这个监测仪和施工现场所有的雾炮、道路喷淋设备相连接。设备操作人员设定了报警值,当PM2.5浓度超过设定值,现场所有的雾炮和喷淋头都会立即喷水,整个降尘过程实现自动化。街道环保科还现场演示了可以实时远距离监控的“全球眼”—环境监管视窗、无人机巡查工地、可视化执法记录仪的操作等监控执法装备。 ——走进洲岛家园安置房小区,代表们视察了垃圾分类多功能宣传车、智能化垃圾回收箱、精细化分类引导置物架、共享菜篮等高端、智能、便捷和人性化的设施设备。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作为垃圾分类核心指标,该小区资源回收率高达30%,在全区处于领先位置,代表们纷纷给予高度肯定。 ——在跃进段河道,代表们视察了河道日常清理整治和“河长制”落实情况。代表们了解到,目前洲内老旧河道总长约21公里,新建标准河道约14公里。今年以来,街道共计投入110余万元开展河道清杂、清堵专项整治,通过实施“河长制”将巡查清理职责细分到社区和个人,常态化、精细化治理河道环境,实现了水清、畅通、岸绿、景美的目标。 结束实地视察后,在江心洲街道人大工委主任谢玉强的主持下,街道环保工作分管领导和职能科室负责人周月江、潘咏敏、俞永春等分别向代表们汇报了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困难问题等。代表们普遍感受到,本次视察活动准备充分,过程顺利;环保领域工作的同志作风扎实,亮点突出;与此同时,全岛环保工作难点不少,破题不易。代表们结合本次视察和平时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而提出意见建议。 ——垃圾分类应当是一项全员参与的群众性工作,向居民家庭发积分卡、建数据库容易,难就难在引导居民按标准分类和投放。建议在操作上与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在宣传上与社区好人榜评选、好家庭评选结合起来,促进邻里互相监督,共同推动这项工作。 ——夹江水源地保护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垂钓现象难以制止,洲尾玉林船厂流动人口多、环境脏乱等,需要加强监管。另外,岛内闲置土地经常有偷倒的建筑垃圾,影响市容环境。 ——在环保工作中,街道属地管理的无限责任与没有执法处罚权的处境是一对现实矛盾,联系到生态科技岛管委会正在进行的机构和职能划分,要加强上下协调和对外借鉴,对环保监管执法领域的权属进行明确,理顺各方面权力责任,方便今后工作的开展。 ——这次环保工作视察很好很及时,代表组有必要把发现的问题再作深入调研,补充详细的数据,在明年初的人代会上作为建议或议案提交,在推动环保工作上发挥出人大的优势。 最后,江心洲办事处主任刘雪涛感谢代表们的监督,并对代表们的发言作了一一回应。对于代表反映的问题,立即指示相关部门着手调查解决;对于代表提出的建议,表示街道办事处将认真研究,加强协调和落实,确保全街环境保护工作走在全区前列。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
||||